• 2023-03-21
     英国的学生服古老而高级,而日本作为继英国之后的又一个校服大国,则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学生服。为什么学生们穿得像水兵和乐队的领队呢?从安静的福岛县和位于东京市中心的公立学校英语教师的经验来看,学生们按照学校校规定制制服是当然的事情,但种类繁多的制服让人吃惊。这里要说的是,以水兵服和黑色立领学生装为主的传统学生服的流行,以及日本学生服超越这个范围成为社会流行文化一部分的这个事实。        时至今日,若论校服的普及与设计的水准,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国家都受其影响。这在百年间迅速发生的巨变令全世界瞠目,自然与那场明治维新和它的发起人明治天皇有关。1868年1月9日,16岁的睦仁继承了皇位。在举行践祚典礼上他宣誓道:“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这段誓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决心发奋图强、改革进取的明治天皇,更开启了日本向西方全方位学习的闸门。3年后,明治政府颁布新学制,以欧美模式为本,建立近代学校制度。到1879年,“校服文化”被引进了日本。        当时,虽然政府一直倡导全盘西化,但明显有一个甄别和内化的过程,而并没有盲目直接拿来套用。从トンボ株式会社的制服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最初的普通日本校服,由和服正装以及里面搭配的衬衫、裙裤组成,这种样式是文部省(现在的文部科学省)选定的,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度。那时的上流社会还有一定的精英意识,有钱人的孩子也会穿一种叫“诘襟”的学生装。这种黑色立领装,到了明治后期,经改造替代了最初的校服,成了...
  • 2023-03-21
    礼 仪 之 始 在 于 正 衣 冠 中国校服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早在孔夫子时代就对学生校服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 “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 北齐、隋唐两宋等学子上学堂所穿制服。 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时,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刮起一阵风。 七十年代:旧军装成为了校园服饰,草绿色的旧军装是学生们最主要的颜色,“校服”这个词在这里已经从中国消失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百花齐放,“校服”这个词也逐渐重回大众视野。   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 运动款校服一统天下,成为了大部分人的学生回忆。 当中国学生穿着劣、毒、丑的运动服度过学院时光时,世界上别的国家校服是怎么演变的呢?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英国,至今至少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 大约出现在亨利八世时期,早起校服称为“蓝大衣”,意在鼓励学生低调谦卑。   英国的校服从细节体现了英国人言行自制、缄默含蓄的精神, 合体笔挺的板型、优良的品质、以及花样繁多的校徽、帽徽, 无一不显示着英国人特有的风度和气质。 学校要求重要场合学生需穿着晚礼风格燕尾服, 平时则是剪裁合体的西装和马甲,学校努力培养着学生的绅士风范。 日本——制服经典     日本的学生制服源于明治维新,日本的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还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韩国——校服   韩国校服被称为“最淑女”的校服!   1993年 中国政府重新开始统一校服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面口袋”一统天下 “面口袋&rdq...
  • 2023-03-21
    【校园文化】礼与服饰 礼是从端正容貌、整齐服饰和使用得体的辞令开始的。《礼记》说:“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在公共场合必定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文雅——这既是内在修养的表露,也是对他人的尊敬。积极进取的人总是把精力集中在修身和学习上,服饰但求整洁,与自己的身份相称,不与人在生活上争奇斗艳、炫富摆阔。唐朝时,高丽、新罗、日本的留学生曾来中国学习这种文明的制度——“衣冠文物”,可见“衣冠”这两个字有多么重要!  一、衣冠是文明的标志         服饰是文明时代的产物。相传在五千年前,黄帝的夫人嫘祖就发明了蚕桑丝绸,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这一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浙江余姚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过一件盅形的文物,上面画着四条蠕动着的蚕,还有一圈几何形的文饰。专家认为,上面的这几条蚕,已经属于家蚕的形态;那一圈几何形的文饰,很可能就是当时丝织物上纹样的写实。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嘉兴的钱山漾遗址发现了一块距今四千多年的残绢,可见,至迟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穿丝绸衣服了,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证明我国是悠久的丝绸王国。当时人们的衣服质料,除了丝绸之外,更多的是用麻。而衣服的作用不光御寒、遮羞,还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功能,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古人所说的服饰,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头衣。       头衣是指覆盖在人头部的织物,今人统称为“帽子”。先秦时因为形制的不同,而有冠、弁、冕等名称。在儒家的...
  • 2023-03-21
    【校园文化】基于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将校服设计融入人文 2015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它让五名中国老师在英国一所普通中学展开中式教学,其师生间的相互磨合不仅引发了中英教育差异化的思考,同时也出现了关于“校服审美”的大量检讨:大众普遍认为,与英国校服相比,中国校服宽松无美感,反映出美学教育缺失,是“审美的粗鄙化”;反观英国学校,他们普遍都重视校服,学生身穿剪裁合身的外套、衬衫、V领套衫,整齐划一中不失时尚和活泼,“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极具魅力的英伦范儿”。        其实,在此之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时,穿着蓝白相间校服作接待的学生也曾引发这一话题;此后是“天价校服”、“毒校服”事件……接二连三的“校服”报道,都对中国校服管理提出了急迫而又艰巨的治理任务,而“审美”的视角则因对比强烈,被推至风口浪尖。       其实,细细深究,中国也有自己的校服文化,只是随着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它的审美意识,时而清醒明了,时而模糊寡淡。       孔子授学,要求弟子青衣青帽;魏晋时受玄学及道禅思想影响,学生衣着宽松、衣领敞开,坦胸赤膊;隋唐时在魏晋风格上进一步发展;宋元明时期及清朝早期,理学盛行,服饰风格转为平和清淡,明朝出现了进士服和儒士服。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就有趋同服饰文化,并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与文化。       到了近现代,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堪称校服中西合璧的经...
  • 2023-03-20
    【名校资讯】不一样的假期,一样的精彩!——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AH-HA云学园》一周精彩回顾   这个寒假,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挡了孩子们外出游玩的心愿,阻碍了师生相聚的步伐,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各种复杂的情绪:疫情肆虐时的害怕与惶恐,居家隔离时的焦虑与无奈,全民战“疫”时的感动与信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加长版”假期,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的老师们迅速做出反应,积极配合容闳幼儿园总园启动《容闳AH-HA云学园》项目课程,以《病毒大战》为项目主题,在网络上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亲子陪伴指南或小妙招”。 幼儿通过网络参与《AH-HA云学园》小任务  孩子和家长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绘画、手工制作、运动、游戏等方式,一起探讨“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什么样子?它是如何跑到人类身上的?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打败病毒……”等一系列问题。老师在孩子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及时捕捉孩子们的需求,促进师幼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时期获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成长。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本周孩子们是如何快乐度过的吧~ 孩子眼中的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病毒大战》AH-HA主题探究中,孩子们通过观看老师们精心制作的小视频,认识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坏家伙,孩子们还通过自己对病毒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样化的创作方式将这个像“皇冠”一样的病毒表现出来。           幼儿认真绘制“新型冠状病毒”图案&nbs...
跳转至
  • 400-004-028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