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美育思想对小学美育的当代价值

发布于: 2023-10-25 16:13
阅读: 34

《论语》呈现的教育思想中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其尽善尽美的审美之境以及以为基调的“诗”“礼”“乐”育人思小学美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小学阶段重视美育的开展对小学生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有些学校仍存在对美育认识狭隘、美育内容教育性缺失、“诗”“乐”育美过程浮于表面、美育环境设置不当等问题。

《论语》中的美育思想在树立内外兼修的美育观念以“诗”塑“美”、陶冶学生美好情操,以“乐”吟“美”、锻造学生美好人格,拓展美育环境提升学生美的感知等方面给予当下小学美育以启示

一、《论语》中的美育思想

1.尽善尽美的审美之境

《论语》中论及“”时,往往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君子成人之美”,“里仁为美”以及对“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的论述,这些论述均可窥探出孔子内心之中美与善的统一。

内在的美和个人的道德品性挂钩,只有包含“善”的“美”,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美。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美绝对不单单是形式上给人以感官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与善交织,即内在的美与外在的美的结合

以外在美带给人的美好感官体验为基础,以内在美驱动人心向善为升华,通过美育达到一种内外兼修、尽善尽美的效果。

2.诗教:可以兴、可以观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诗歌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亦可以看作对诗歌的美育作用以及社会价值的深刻认识。

其中“兴”指的是读诗并引发思绪与联想“观”指的是“观照社会,形成对社会的认识”。

可见,诗歌教育既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学问见识,陶冶美好情操,又有利于发展心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所以,美育应以诗歌为基础和起点。但诗歌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诵读,比起晦涩难懂的议论文章,诗歌作品以形式上的韵律美、内容上的意境美等美感,

令人们在品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容易让读者沉浸于诗歌的内涵之中,在审美的过程中审识人性之美。

在诗教的过程中,以诗歌中美的韵律吸引人,以美好的氛围感动人,通过美好的意象使小学生心志渐熟,提升道德修养。

诗教的过程也是感知美、内化美的过程,对尽善尽美的美育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3.乐教:立于礼、成于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要看他是否能够掌握规范的行为方式,即掌握礼。

有礼绝不仅仅指的是优雅的言谈举止、形式上的懂礼仪,更重要的是自身道德修养的真情流露。

孔子认为个人情操与德行修养至关重要,对国家长治久安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较诗更为高级的美育手段

孔子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他们就会为违背道德而感到羞愧,即使没有外部规范的压制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规约。

通过礼乐实现由外在约束到内心自觉的转化,把人加工雕琢为内外兼修的“圣人”“君子”,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倘若人人如此,社会政治伦理将有序不乱,“有道之世”就将达成。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存在专门的音乐机构以及众多专职乐官、乐工等等,除器乐与声的呼应外还通常伴以舞,并蕴含着乐礼文化。

孔子对“礼乐相须以为用”极为重视,因为他认为尽善又尽美的音乐,内容意蕴美好向善。

可见,孔子如此重视音乐不单单只是看到了其“艺术美”,更是因为他感知到了音乐教化作用之大。通过音乐之美,感知乐声与情感的交融以及道德教化。

4.环境美育:风乎舞雩,咏而归

通过营造愉悦轻松的环境能够实现美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据记载,孔子曾与几位弟子交谈,让弟子说说自己志向何在,几位弟子或谈从政富国、或谈礼仪之道,唯独曾皙所言与其他弟子大为不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一边回答一边悠然鼓瑟。曾皙打算在暮春三月,换上春装,呼朋唤友到沂水边沐浴,到舞雩台感受和煦的春风轻抚面颊,然后在回家途中肆意欢唱,

感受物质环境美的同时,在与朋友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愉悦的精神环境。可见,他是一个能够感知美,拥有着美好情操的人。

沉醉于智能化时代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除了在教室内面对着黑板和书本外,课后时间被电子设备充斥,沉闷地盯着电子屏幕。他们的生活早已远离了大自然,也疏离了伙伴。

当下对于小学生的培养,总希望在沉闷的知识学习中添加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形式,好像此种快乐学习的形式只是一种手段与陪衬。

殊不知,美育所追求的就是生动活泼、情意盎然本身。在美的情境下进行美感教育,在情趣盎然的环境中收到涤荡心灵的效果

二、小学美育中的现存问题

1.对美育认识狭隘

美育绝非仅指外在美的修饰,更注重内在美好品德的生成。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也是人品教育,它与德育联系密切,

重视美育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贯穿于孔子的美育思想之中。美育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内容,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

美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美育的实施手段多种多样。学校在选择美育内容时,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内容,

让学生多接触相关文化艺术作品,促进学生文明程度与多层面素质的提高,巩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通过开展能够体现文化自强、民族团结以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相关的艺术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孔子提倡美育和德育相结合,可见孔子的美育观不单单是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审美情感的生发,而是达到“尽善尽美”之境,培育人性之美

但又不能将美育完全德性化,使得“关注美育的德育实效超越了关注美育自身特有情感体验的过程,将美育看作实现某种道德伦理的工具”。

2.美育内容教育性缺失

《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论断往往与“仁”“善”“礼”等核心概念糅合,可见“美”的内涵极为深厚,具有教育意义。当代小学生的教育强调五育并举,五育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学校教育应形成以美润德、以美激智、以美益劳、以美健体的育人成效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艺术素养教育,应当以审美为核心,这是非常清楚的。

随着美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具体化,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落实美育。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仅仅是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任务,缺乏对活动过程体验感的关注,忽视了审美素质的培养。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进行了形式美的学习却忽视了过程性情感的生成以及内在美的塑造。

3.“诗”“乐”育美过程浮于表面

人的美育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持续发展的过程,将中华优秀文化作品与审美教育“联姻”,对小学生的成长与长远发展意义深厚。

中华优秀文化作品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汲取养分的沃土,离开中华优秀文化作品的滋养,便难以实现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但这种“联姻”绝非将二者建立表面联系,不是对优秀文化作品的机械记忆,而是对作品中的美好意象进行感知、欣赏,体味作品散发的感染力并唤醒自身的创造热情。

当下有很多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文化活动,但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追求统一汉服着装,关注其作为节目形式的呈现,忽略了小学生在接受优秀文化作品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美的感知。

小学生除了会背诵经典,仿佛再无其他收获。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后代人丧失对优秀文化的审美鉴别力,而且存在将民族宝贵文化传统当做记忆负担的尴尬境地。

4.美育环境设置不当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小学生远离了大自然,使得学校实施美育本身具有特殊性。

作为形象化的教育,美育需要创设生动的环境或情境,需要配备一定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作为辅助手段,使小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现实中除了美育示范校外,很大一部分学校在美育投入的力度上略显不足,存在教学设施陈旧、场地年久失修等问题,

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美育发展的基础设施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缺少甚至并未设有专门的美育活动教室以及其他专门的教学器材。

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制约美育活动的实施与发展美育课外实践的目的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欣赏和体验,教会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现实人生。

然而,当前部分小学的美育不仅在学校内缺乏相应教学设备,而且漠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美育的效用,忽视大自然中的山水鸟兽对学生的美感熏陶,忽视社会中的朋辈友善交往、和谐人际关系对情感美的价值意蕴。

三、《论语》中的美育思想对小学审美教育的启示

1.树立内外兼修的美育观念

美育绝非仅指外在美的修饰,更注重内在美好品德的生成。

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也是人品教育,它与德育联系密切,重视美育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贯穿于孔子的美育思想之中

美育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内容,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美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美育的实施手段多种多样。

学校在选择美育内容时,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多接触相关文化艺术作品,促进学生文明程度与多层面素质的提高,巩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通过开展能够体现文化自强、民族团结以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相关的艺术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孔子提倡美育和德育相结合,可见孔子的美育观不单单是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审美情感的生发,而是达到“尽善尽美”之境,培育人性之美

但又不能将美育完全德性化,使得“关注美育的德育实效超越了关注美育自身特有情感体验的过程,将美育看作实现某种道德伦理的工具”。

2.以“诗”塑“美”,陶冶美好情操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课程主要限于六艺,但孔子对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有深刻认知,尤其他对《诗经》这一充满艺术性的文化作品予以肯定。

小学美育融入“兴观群怨说”,首先,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原创诗歌创作,选择与小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抗疫英雄”“校园生活”“师生情谊”等为主题,

在学生想象力发挥与灵感迸发的过程中体会美好情感在内心的汇聚与抒发,达到诗歌“兴”的效用

其次,可以选择理解、领悟难度略低,具有自然与社会观照性,并且符合小学生自然成长特点的诗歌作品。

比如,小学科学课讲到雪花的形成时可以结合“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经典诗句,增强教学内容的画面感,使学生充分联想到雪花如柳絮般的固体形态,向小学生展现人文美自然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心驰神往。

最后,课堂教学是诗歌发挥“群”的效用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是以诗词育美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改变功利性的教学取向,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之中畅所欲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与想法,领悟诗歌内容的真谛。

3.以“乐”吟“美”,锻造美好人格

音乐若只能发挥娱乐消遣的作用,其价值会大打折扣,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育人旨趣,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生对事物的接受是由浅入深的,以音乐育美同样需要循序渐进,优先选择小学生易于理解的、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作品。

比如,某乡村特岗教师创作了一首《小书包》,描述了学生们背上书包上学堂,将校园与课堂的温暖、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温暖的家庭氛围融入音乐作品中。

学生在上下学途中满脸笑容地吟唱,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感恩父母等品质在心中萌芽并不断生长。

在小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敏感度提升后,可以丰富音乐作品的类型,

通过揣摩不同的音乐形式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感受音乐作品传达的道德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还可以充分运用各种音乐形式发挥美育对其他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在阅读朗诵时,伴上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感受愉悦的情怀。

不要拘泥于课本和冰冷的文字,要放眼于对普通教育中审美因素的审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给学生美的体验,打造充满美的教育生态环境。

4.拓展美育环境,提升美的感知

对物质环境的享受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而对于心理环境的感知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

学校可以通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进行环境美育。首先,物质美育方面,在家长的协同与帮助下,让小学生与大自然密切接触,使学生在家长、伙伴、老师的陪同下快乐翻阅“大自然”这本活教材。

在校园建筑和教室环境的整体布局等方面,既要体现出典雅朴素的风格和艺术美感,同时也要体现地区和学校的特色,让学生能在美的环境与整洁舒适、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此外,还要注重加大绿化以及美育设施的优化,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制约美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育经费的不足

因此,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在教学设施和美化校园环境上加大投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美对学生审美的作用。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挖社会上的可用资源,以保障美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英雄纪念馆、文化馆等地,集体学习本地的优秀历史人物,宣传他们的伟大事迹,激发学生的崇敬心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英豪的人格美。

其次,在精神环境方面,一是要注重民风风俗、民间艺术等与学生生活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资源对学生的陶冶

接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利于培养其民族个性,同时也能够显著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落实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是注重校风建设。优良的校风能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规范自我的言行举止,自觉遵守个人行为规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德行等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巨大的,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身,为学生立榜样

作者:王亚茹

来源:《林区教学》(2023年第4期)

投稿:kamfon@kamfon.cn

声明: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分享
  • 400-004-0289
  • 返回顶部